1、急什么? 日落息,日出作,春播夏鋤秋收獲。 早熟命短素質差,順天應時總沒錯。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急什么? 2、怕什么? 但行善,莫思惡,遵紀守法愛祖國。(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新殃舊債擔當著,心中無鬼不招魔。 天地公道,昭彰因果,怕什么? 3、比什么? 高官顯,大款闊,富貴如云眼前過。 青菜蘿卜品真味,琴棋書畫自得樂。(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窮通有數,各得其所,比什么? 4、算什么? 盡心為,努力作,汗水換來金銀垛。 勤勞致富財運久,巧取豪奪必招禍。 大方不少,吝嗇不多,算什么? 5、積什么? 忍讓安,知足樂,身外之物當施舍。 兒孫有志不靠咱,后代無知財是禍。 教子明德,以身作則,積什么? 6、逆什么? 父母恩,忘不得,師長教誨牢記著。 羔羊尚且知跪乳,人無孝行算哪個? 奉師養老,盡分盡責,逆什么? 7、饞什么? 填飽肚,即不餓,粗茶淡飯百年活。 營養過剩失平衡,貪味傷身犯不著。 動物尸體,怪病多多,饞什么? 8、妒什么? 得緣舍,福倚禍,天理法則何曾錯。 書到今生讀已遲,位尊相好前生德。 見賢思齊,斗私悔過,妒什么? +10我喜歡
豫西南盆地往南百里平川,火燒新野的古戰場本沒有山,但老百姓還是不甘心,把城北四十五里歪子正東的兩個沙包丘陵,嬌慣地稱作了山,一個是占臺寺神秘的鳳凰山,還有一個就是白河岸邊那風花雪月的蔓荊山。 話說在風花雪月蔓菁山的山腳下,住著一戶忠厚樸實的人家,與世無爭地過著平靜的生活,享受著天倫之樂太平盛世。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本沒有招誰惹誰的忠厚人家,竟然也不知不覺地被大禍敲門了。 “這孩子,不是說要坐車回來的呀,咋不見人呢?”臘月二十三,陰歷小年,一大早,小蔓媽就嘮叨開了。 “不著急,或許放假時間推遲了吧,或許雪大,小蔓拐到同學們家玩去了,”小蔓爹一邊念叨著唯一的獨生女兒,一邊安慰著小蔓媽。 是呀,小蔓電話里也說過要回來過年,按說坐車也應該到家了,是咋回事哩。小蔓爹暗自揣測著,算了,再等等吧。 一天兩天過去了,小蔓還是沒有回來。眼看著大年三十了,小蔓爹著急了,終于跑出去,到村中央的小賣鋪里,給開封大學掛了個長途電話,學校里說,早已經放寒假了,同學們早已經離校了,學校里除了幾個安排的男同學值班外,都回去過年了。 “再找找吧,女孩子生性活潑,或許是結伴到哪個女同學家玩去了,一玩起來什么都忘記了,再聯系聯系吧,”學校里安慰著小蔓爹。 小蔓爹媽連忙給小蔓的幾個同學打電話聯系,一邊聯系,一邊等,幾乎認識的聯系遍了,連一點消息也沒有。 電話里說要回來過年,可是小蔓姑娘整個春節都沒有回家,小蔓的爹媽在焦急的情緒中度過了一個無奈的春節。過罷正月十五,都開學了,不行,不能再坐等了,小蔓爹一路搭上公交汽車向學校找去,他要找到開封大學,問問年內放寒假時,小蔓是跟誰離的校,他要刨根問底,要找找究竟小蔓上哪去了。 學校班主任老師也在納悶,過罷年都開學了,還不見小蔓的影子,是這個學生忘記開學的時間了,還是家里有啥事走不開,沒有來。在同學們之間一問,也沒有人知道小蔓的情況。 這還了得,學校一貫在同學們之間有規定,是不準輕易隨便借宿他處,不準夜不歸宿的,更何況一個女孩子哩。學校主要領導聽了小蔓爹反映的情況,對照班主任老師的意見,非常重視這個異常情況,一個大活人二十多天快一個月了,怎么能一點音信都沒有呢,于是立即責成學校有關的法學院、公安處、政治部等相關部門組成專案小組,查找小蔓的下落。 專案小組成員制定了詳實的查找偵破方案,兵分兩路,帶著小蔓的近期彩色免冠照片,一路從小蔓的同學入手,排查有關小蔓年內放寒假離校的情況,和誰走的,如何走的。一路到車站,從車站開始,一直到小蔓的老家,到處張貼照片,訪問所有的公交客車航線司機和乘務員,查找小蔓的蛛絲馬跡。 十幾天,半個月過去了,專案小組連一點有價值的信息也沒有。這孩子哪去了呢?不會是失戀自殺吧,同學老師都反映,小蔓是班干部,一向遵守紀律,專心學習,除了愛聽音樂外,沒有發現有談戀愛的事情。 恰在這時候,有同學證實,年內放寒假時,看見小蔓拿著行李,坐著回老家的公共汽車走了。這條信息,對于專案組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專案組立即把力量集中在摸排這四五輛去南陽新野的專線公交車上了。 摸排小組終于有了音信,一個乘務員根據提供的照片反映,記得有這么一個女學生,年內臘月二十三乘坐她的車,那天雪特別大,人也不多,最后一班末班車,一個明顯特征是這個女學生愛聽音樂,身上帶著小型收錄機,好像是很晚了,九點多鐘,農村人都歸宿睡覺了,這個女學生到城北四十五里蔓荊山界中街下的車。 根據分析,學校專案小組認為小蔓確實回到了新野老家,于是十余人立即驅車趕到界中街,這個集鎮離小蔓老家十來里,專案組協調當地警方,決定在界中街安營扎寨,展開偵破工作。小蔓的彩色照片立即在方圓一二十里散發張貼開來,通知春節內外見過小蔓的人,速向警方提供線索,并逐家逐人走訪調查。 很快,調查有了收獲,專案組在走訪一個小賣鋪的老板時,小賣鋪的老大爺反映,好像年內一個晚上見過,晚上八九點鐘的樣子,這個女孩子在這兒買過一盒香煙,“白河橋”牌的,好像背著行李,之后往西邊史營沙灣方向走了。 專案組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認為這條線索非常重要,往西邊走,是正確的,那是小蔓回家的路,但買香煙是干什么呢,是不是有男同學相伴呢?還是其他原因,專案組陷入了深思。小蔓爹也證實,這個女孩子一向本分,不會抽煙,難道到大學上了半年學,染上陋習了。咋學校老師同學反映還怪好哩,這又是咋解釋呢? 專案組決定順著小賣鋪老大爺所指的方向,向小蔓家里一路逐人逐戶排查,方圓二十里之內,廣泛散發張貼出去小蔓的彩色照片。 一天,兩天,一周過去了,案情沒有任何進展,是方向不對頭吧,專案組駐地的燈光徹夜不熄,案情在緊張的磋商中:如果是年內晚上八九點了,小蔓只有兩條路,要么住店,要么回家。 專案組對界中街所有的住宿旅店、干店進行了排查,根據排查的結果,有人反映,確實見過這么個女孩子,年內來問訊過住店,但都說沒有位置,沒有住下來,又走了。 這就奇了怪了,這孩子這么晚了,上哪兒去了呢?專案組一致認為,如果不錯的話,她肯定是沒有找到住處,又往家趕了。于是,決定繼續擴大范圍,張貼告示,進行調查。 一時間,界中街和蔓荊山史營沙灣之間,十里八村,田間地頭,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紛紛,說啥的都有,有的說這個女孩子不正經,買香煙抽,肯定是和不正經的人混在一塊兒,跟人跑了;有的說,不像吧,聽說這孩子怪本分的,深更半夜回家,是不是半路被人截住,害了…… 案件一時間陷入了撲朔迷離的境地,誰也說不準是咋回事。 老白河邊的沙灣村張栓柱老漢,光身漢一條,養了十多只山羊,住在河邊,也不割草,經常早上天一蒙蒙亮,就帶著干糧,趕上羊,出圈了,羊一放,就是一晌午,往河灘里一撒手,放任自流。 這天一大早,張老漢照例趕著羊群來到河灘,羊一撒手,這時候沒有人路過,便來到長著一簇簇茅草的河堤根蹲下去方便方便。哎,茅草叢里好像有個包袱袋子,李好漢好奇地伸手去拉,怪重,拉不動,往里一看,媽呀,是個死人,李老漢嚇得不得了,轉身就跑。邊跑邊喊:死人了,死人了,不得了了,不得了了。 張老漢一口氣跑到村里,趕集市起的早的人們紛紛結伴來看個究竟。消息很快傳到了開封大學駐扎在界中街的專案組。專案組立即封鎖了現場。由法學專家對尸體進行了初步檢驗,經過比對程序,認定死者就是小蔓。 人找到了,小蔓的父母悲痛欲絕。趕快破案,嚴懲罪犯,給小蔓父母一個交代,是擺在大學專案組案頭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經過深入過細的思想工作和溝通磋商,小蔓的父母終于同意了對尸體進行解剖化驗。 經過對尸體認真細致的處理、取樣、分析、化驗、解剖,大學的法學專家在小蔓的口袋內發現了半盒“茅廬”牌香煙和一個小收錄機,衣服上有酒后嘔吐物的痕跡,體內除了沒有消化的殘存的方便面外,沒有發現有酒精的成分,頭上有硬傷,脖子上有扭曲的傷痕,還有一點蹊蹺的是發現有精液。 這就奇了怪了,胃內容物沒有酒精成分,衣服上反而有酒精嘔吐物。專案小組立即調查了小蔓乘坐的那趟公共汽車的乘務員,乘務員證實愛聽音樂的小蔓從早上乘坐上客車起,沒有見喝酒,中午車也沒有停,乘客大都吃了自帶的方便面或者火腿腸,沒有發現有飲酒的。 經過法學專家論證,種種跡象表明,小蔓很有可能是被喝醉酒的人襲擊致死的。專案組決定:對界中街所有的大小酒館、食堂、飯店進行排查,對年內臘月二十以來所有的食客進行統計匯總,查找有價值的線索。 因為年終關門結賬,不再營業,所以食客很少,統計結果很快就出來了。界中街17個大小食堂的名單匯總起來,專案組把目標瞄準在界中街與蔓菁山史營沙灣之間三個村之間的食客,除了臘月二十夏官營李洪長打發閨女中午請客外,就是望春樓酒家臘月二十三晚上有一桌還沒有結賬的蔓荊山村的屠宰戶鄧寄生的260元欠賬。 專案組到夏官營的李洪長家一打聽,李洪長說確實有這么一回事,不過自己的閨女打工時結識的是廣東人,人家廣東人不喝白酒,結婚那天客人們也就象征性的陪著喝了點酸奶,根本沒有喝白酒,與飯店老板的證詞一致。 專案組到蔓荊山村,也就是小蔓的村莊,打聽鄧寄生這個人的時候,人們只搖頭,這個人哪,是個屠宰戶,殺豬買羊,有一幫狐朋酒友,嗜酒如命,人品不咋哩。 于是,專案組把目標瞄準在了鄧寄生身上。來到鄧寄生家了解情況,經過細致的溝通和思想工作,鄧的妻子才開了口:俺們夫妻倆早已經名存實亡,他去哪里,也不跟我說,回來后,喝醉了酒,光打我,我也害怕,不敢問他,年底,臘月快三十了,東西一收拾說是跟湖北古驛黃渠河的張占奎去湖南收購生豬去了,也不知道啥時候回來,臨走時還交代,不準跟任何人說,怕是要賬的來要錢。 專案組外調分隊的9名同志和蔓荊山村的治保主任,決定馬上到湖北古驛黃渠河去調查張占奎。 不在一個省,于是通過上級部門邊協調邊去調查取證,到達目的地湖北古驛黃渠河時,已經是中午過了,農村都在吃飯,專案組的同志聯系到當地的公安派出所的三名同志一同前往黃渠河村,聯系到黃渠河村的治安主任,一打聽,有一伙人正在張占奎家里喝酒,好像是從河南新野那邊過來收豬的生意人。 十有八九是鄧寄生,事不宜遲,正是抓捕的好時機,專案組的同志做了詳細的分工,決定實施抓捕。 “鄧寄生!”當地派出所的同志冷不防喊了一聲,“唉!”喝酒的人中間,有人不自主地答應。 就是他,在當地公安部門的配合下,將正在猜枚劃拳的幾個人撲了個正著,鄧寄生束手就擒。 看到公安人員出現在面前,剛開始還認為是抓賭的,鄧寄生嘴硬,不承認,后來聽說是新野歪子派出所來的人,開封大學公安處的人,這時候手腳都軟了,癱瘓在地,沒有了回天之力。帶回來審訊,鄧寄生對害死小蔓姑娘一事,供認不諱。 事情還得從小蔓姑娘放寒假回家說起:那是1988年的冬天,是一個大雪凍雨俱來的嚴寒季節,災害頻發,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白雪皚皚,溝滿河平,萬籟俱寂,百年不遇。 年關終于來了,在家躲了一冬天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購置年貨,機關學校也放假了,在外的人們也忙著擠車趕路,回家過年。 在開封大學上學的小蔓姑娘高高興興地和老師同學話別,買了車票,趕回家過年。離家三四百里,人多車擁擠,加上雪天路滑,又要轉車,到界中街鎮上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車少人稀,下了車,感覺雪又下大了,離家往西走,還有十來里路,還得過河。漫漫河灘,萬籟俱寂,怪害怕人的,一個人,怎么辦,是住店呢,還是回家?問了幾家干店,老板都打烊回老家過年去了。 歸心似箭,思家心切,最后小蔓決定還是往家走吧。一個女孩子家,走夜路,不容易,為了給自己壯膽,小蔓到路邊小賣鋪買了一盒“白河橋”牌香煙,點了一根銜在嘴里上路了。十七歲的小蔓從沒沾過煙,香煙一到嘴邊,那難聞的焦油味道熏得難受,旋即咳嗽了兩聲。 “這年月,時髦的女青年也真稀奇,不會抽煙,還裝樣,哎……不是個正經東西啊,”小賣鋪的老大爺伸出頭來,蔑視的眼光目送小蔓遠去。 小蔓背著書包行李,消失在風雪中。往家走,要路過一個老白河,白河平時水不大,就是灘涂廣闊,這一下雪,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邊。 小蔓一個人膽怯地往家走著,此時此刻,多想有個伴兒呀,哪怕是對面來個人也好,這對于平時膽量不算大的小蔓姑娘來說,也算是一個安慰呀,想起學校的同學老師,又想起家里的父母也許正盼著等著自己呢。昨天上午臘月二十二,已經給家里通了電話,告訴家里準備臘月二十三坐車回家,也許媽媽還沒有舍得吃飯,等著自己回去一起吃飯哩,小蔓走著想著,想著走著,四周模糊一片,手里的香煙不斷,提醒著給自己壯膽。 忽然,前面隱隱約約看見一個人影在晃動,一細看,不像是朝自己走來,好像這個人也是往前走的,小蔓快步趕上去,只要是同路的就好,也算是相互壯膽吧。走近去,小蔓一看,這人搖搖晃晃地走著,像個男人,“喂,老鄉,你上哪兒呀?”小蔓開了腔上前搭話。 “蔓,蔓….蔓荊山”,“這不是鄧寄生三叔嗎?”小蔓一聽話音,就知道是一個村里遠門的三叔,這個好喝酒的三叔準是又喝多了。 “啊啊…啊哦,是小蔓回來了,”“是呀,你在哪兒,是不是又喝酒了?”“在界中街,望春樓酒家,和幾個殺豬賣肉的伙計喝了幾杯,咋了,你們放寒假了?”“放假了……” 兩個人一言一語地答對著往家走,終于有伴兒了,小蔓這時候心里也放松了很多,看著三叔一晃一晃地走著,小蔓不由得想起了過去…… 小蔓和三叔的女兒曉娟同歲,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學、一起玩耍,形影不離,無話不說,看著兩個孩子健康成長,兩家人也相互交往密切。但不知道怎的,曉娟初中一畢業,就被父母定了婚,嫁給了遠在縣城的一個做生意的,如今已經是倆孩子的媽媽了,小蔓一想起曉娟,內心就有無限的惋惜。后來,小蔓繼續上學,考上了大學,在村里出了名,慢慢地,三叔一家對小蔓不像以前那么親熱了。 狂風呼嘯,這時候,暴雪好像下得更大了。小蔓和三叔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家走著。突然,小蔓像被什么重重地擊了一下,腦子一轟,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經過審訊,犯罪嫌疑人屠宰戶鄧寄生承認:年內臘月二十三下午,殺了八頭豬,有點困,于是帶著幾個伙計到界中街喝散伙酒,分散回家過年,五個人喝了六瓶漢華糧液,從下午收工一致喝到晚上八點多,全身欲火中燒,情不自禁,一歪一扭,往家走,正走著,身后突然傳來一聲女孩子的聲音,后來一看,咋是本村的小蔓,這女娃子,和自己的孩子小時候很要好,經常一起玩,一起上學長大,后來考取了大學,相比之下,而我的孩子沒有什么出息,害得我和我全家在村里很沒有面子。想著想著氣不打一處來,惡自心頭起,膽從暗恨生,嫉妒和仇恨一起襲來,我決定毀了她,叫你也美不成……就這樣,不該發生的事情就發生了…… 警察又從鄧寄生家里搜出了一條紅圍巾,這條紅圍巾是小蔓姑娘的,小蔓媽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條紅圍脖還是剛開學要走時,小蔓媽給孩子買的禮物,怕是冬天冷能用上。那天晚上,在河灘,這個畜生從小蔓姑娘脖子上解下來,拴在自己腰里用來御寒的,殊不知竟然成了犯罪的直接證據。 事實終于大白于天下,蔓荊山下的老百姓成群結隊打著橫幅到開封大學去,感謝大學公安干警主持正義的敬業精神和為民除害的高尚情懷。惡有惡報,惡人得到了嚴懲,鮮花般年輕的生命始得安息,大學的師生和蔓荊山下的老百姓終于盼來了一個結果,但這個結果,又能給人們留下什么呢?是不斷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是倡導鄰里之間的寬容互諒,厚道做人,還是怨恨這百年不遇的惡魔鬼雪,蔓荊山下的人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惡雪已經過去,朝陽重現光明,天下依舊太平,善良占據上風。姹紫嫣紅的蔓荊山傲然雄立,仿佛是正義之神在鞭撻著無端的邪惡;靜靜流淌的白河水汩汩向南,仿佛是溫暖母親在安撫著委屈的孩童……善良的人們哪,渴望這美麗的蔓荊山永永遠遠姹紫嫣紅;淳樸的心靈啊,情愿這靜靜的白河水長長久久涓涓遠行…… 作者簡介:王寬德,新野縣上莊鄉人,1992年8月參加工作,1998年12月入黨,先后在農業系統、組織部門、樊集鄉工作,目前供職于縣紀委監委。 +10我喜歡
若塵 若塵說電影 佛佗也叫佛祖,也叫如來,也叫喬達摩.悉達多。 佛佗不是神,所謂的一神論或多神論都是扯蛋。 佛陀是個凡人,但又不太平凡,因為是一位太子,全名叫悉達多.喬達摩。 他享有世上最幸福的生活,住在美麗的宮殿里,有漂亮鐘愛的妻子,敬愛的雙親,忠心的臣民,才華出眾的大臣,溫柔嫻淑的宮女。這對我們世人來說,簡直就是幸福的極點。但佛陀卻走上了另外一條路。 佛陀的父親是凈飯王,也是一位偉大的國王。 佛陀還有一位導師,叫馬卡里多沙羅大師 ,那個熊、狐貍、兔子為他找吃的,最后兔子獻身的故事,就是說的這位大師,輪回學說也是這位大師最先提出來的。 當佛陀剛剛出生的時候,馬卡里多沙羅大師找到了他,看到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馬卡里多沙羅大師對凈飯王說,“你們孩子將來要做世界之王,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他會出家成為一名和尚”。 但凈飯王不想讓佛陀當和尚,便從小把他關是宮殿之內,不讓他與外界接觸,只給他看世間美好的事物,讓他遠離一切丑惡之物。十六歲的時候,佛佗已經 學會了所有的學問和武藝,可能那個時候學問和武藝比較少吧。 還娶了美麗的妻子(耶輸陀羅)。 一直到十六歲,佛陀都不知道世間有死亡這回事,和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是一樣的,一直到當上猴王才知道有死亡,他們都不愿意死,所以尋找不死的方法,尋找永恒。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之后,佛陀還是看到了生老病死。佛陀便開始思考生命是怎么回事。 佛陀一共出宮四次,第四次就沒有再回去了。 在一個不尋常的夜晚,除了佛陀和他忠實的仆人以外,別的人全都昏睡過去了。他看到,在所有睡去之后,真相就出現了,平時端莊美麗的宮女,在昏睡之后,有的打鼾,有的流哈喇子,丑態百出,風華盡失。 他最后看了一眼耶輸陀羅(佛佗的老婆)和羅候羅(佛陀的兒子),便悄然消失在常常的夜里。出宮之后,他讓仆帶回了自己華麗的衣服,剃 了頭發,從此開始了一個人的苦修。 這時他十九歲。 佛陀在世間游歷了一段時間,最后來到苦行林,進行苦修,也就自虐,其方式有針扎,閉氣,上吊,雨淋,日曬等等等等。 現在的印度主要就是信這個教,這個教的宗旨就是叫人受苦,受的苦越多,越說明道行高深,這個教的教義是你在這一世受的苦越多,來世投胎投的越好,福報越多。其實佛教教義也和這個差不多,只是佛教主張客觀自然,不強求,不渴求。 佛教只度化有緣的人,而印度教主張的是很主觀的,認為你只有修行就能得到正果,而且教派林立,修煉方法也是各式各樣,現在印度有很多巴巴,大家可以在網上找一下視頻,看一下。 佛佗在苦行林修煉六年,做到了各種苦修的最高境界,但他覺得這樣修不正果,就離開了,那些和他一起苦修的人,都是看不起他,說他半途 而廢,他也沒介意。佛陀又來到菩提樹下,靜坐思考四十九天,每天吃一粒米,喝一滴水,發誓不到證悟,絕不起來。 這個說法是科學的,因為人要吃吃喝拉撒,但每天一粒米,一滴水,拉撒可以不用了,也就不要坐起來了。 在他三十五歲那一年,得了證悟,開始傳法,他的第一批弟子就是和在苦行林一起修煉的那些人。 關于佛佗什么時候出家,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十九歲出家,二十九歲證悟,開始說法,一種是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證悟說法。我的觀點是他 十九歲離天家,開始游歷世間,二十九開始苦修,苦修六年,不得法,累死在河邊,牧羊女看到之后,給他喝了羊奶粥,救活了他,他有點所感悟,來到菩提樹下,靜思四十九(還有一說是四十八天),得了證悟。 我們就像花草樹木山川河流般存在,人類活著也有其意義,在這自然界的一切,都互有牽引結緣。假如沒了你,一定會出什么亂子,你正在擔當自己的重要使命,一定有人遇見你而得幸福, 你出生時雙親必定非常高興,我們每個人存在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 這世間一切萬有,包括我們的血肉,我們所有的情緒和我們所有的感覺,都是兩個以上的元素組合而成。釘子和木頭變成了桌子,葉子和水變成了茶,而恐懼,虔誠和救世主就產生了神和宗教。這種現象,佛陀稱之為和合,而這種和合的現象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永不停止的變化,所以如果誰說他得到了真理,那他一定是個騙子,只要時間不停,和合的變化就不會停止,真理也就不會存在。 出生,用英語說是I am born,翻譯過來是“我被出生了”,我們的出生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而是被我們的父母決定的。我們決定不了出生,也決定不了死亡。 死亡是每個人繞不過的問題,一般人對待死亡的態度就是回避,不愿意正視死亡,因為大家都覺得死亡是一件不好的事。我們都愿意把注意力放到好的事情上面,比如升職,戀愛,發財上面,而不愿面對的死亡。 死是一切的歸宿,也是一切的開始。 +10我喜歡
此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題記 我曾經寫過一篇題目為《老黑軼事》的文章,里面講述了我們一家和老黑之間發生過的許許多多的故事。 其實,老黑還有一個弟弟。他小名按照他們家的排序,理所當然的就叫二黑了。二黑和老黑的脾氣秉性差不多,或許是他們都繼承了父母樸實善良的共同基因的緣故吧。 二黑家除了老黑之外,還有一個老母親。因為我們從小就是鄰居,所以知道他們的父母都是山東人。但在東北這么些年,他母親仍然是一口濃重的膠東口音。可能是滿嘴的牙齒都掉光了的緣故,說起話來直漏風。除了老黑和二黑,別人很難聽得懂。但這個善良的老媽媽,仍然用她的樸實淳厚,贏得了鄰里們的尊重。 二黑是頂他爸的號頭接的班,那時候,為了解決子女就業,規定父母可以提前退休,由子女頂替接號頭。我的小妹就是接了我母親的號頭,參加的工作。而且不僅在我母親的那個車間,還在母親那個班組。更奇葩的是就坐在我母親曾經坐過的那把椅子上,干著和我母親一樣的工作,并且一直干到退休,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接班。剛參加工作,二黑被分配到礦務局附屬的一家企業工作。時間一長,他有些耐不住寂寞,就調到了廠辦食堂。一邊干著管理員的工作,一邊跟師傅們學用西瓜、蘿卜、土豆等,在上面雕花的技術。還別說,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雕花技術不僅大有長進,而且烹飪水平也大有提高。在那個困難的年代,誰家有紅白喜事是上不起飯店的,大都是在家里操辦。二黑有這方面的烹飪技能,所以經常有人請他幫忙。做十八桌飯菜,按他的水平那是綽綽有余。時常聽到人們對他的稱贊,他心里也美滋滋的。 關鍵的問題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際操作,二黑的烹飪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請他操辦這些事情,也不是白請的。不僅要好吃好喝好抽的招待著,臨結束時,怎么也得喝一頓。還得送他些好煙好酒的。大方點兒的,沒準兒還送些現金。至于給多少,這就是秘密了。你若是想知道詳細情況,就得親自去問二黑本人去了。因為,他跟我說這些事情的時候,一再囑咐我不要告訴別人,我得信守對他的承諾。 此時的二黑已經老大不小,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因為家里有一個殘疾的兄長,還有一個患有間歇性精神分裂癥的母親,一般的姑娘聽到他家的這種情況,都打了退堂鼓。 不過,二黑不理會這些,他要先把房子蓋起了再說。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有了梧桐樹,不愁引不來金鳳凰。連一個窩都沒有,誰能嫁給你? 于是,他把一些同學和我們這些老鄰居都動員起來,篩沙子,挖黃泥,然后脫大塊的土坯,曬干后碼起來備用。也不知道二黑有什么魅力,竟然有如此的號召力。就連我這樣在鄰居們眼里有點兒身份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參加到幫他蓋房的隊列中來。或許是大家都知道二黑家的情況,都希望早點兒幫他把房子蓋起了的緣故吧。所以,干活的時候,一個個爭先恐后。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座2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終于落成。雖然看起來簡陋一些,但在我們看來,絕不亞于一座宏偉的宮殿,二黑也仿佛成了這座宮殿里的白馬王子。 他又找來會木匠活的鄰居,讓他幫忙打家具。這位鄰居的木匠手藝說不上精湛,但打制的家具,還是令土坯房蓬蓽生輝。 在沒找對象之前好長一段時間里,二黑許是雄性激素做祟吧,他已經耐不住寂寞,經常秘密打野食吃。沒有人知道他在做著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我是一個能熬夜的人,所以睡得很晚,偶爾會聽到二黑半夜三更回家時開門的聲音。因為是隔壁鄰居,我隱隱約約感到些什么,但也不愿意把二黑往不好的地方想。平時我們鄰居之間串門的機會很多,他也經常到我們家來,而且一口一個大哥的叫著,親熱得很。他偶爾會向我講述他的故事,像是顯示自己的能耐吧,會把一些藏在肚子里的秘密娓娓道來。那時,我們都很年輕,雖然對他的那些茍且之事不贊成,卻也無權干涉。畢竟那是他的隱私,又毫不隱瞞告訴我,說明他對我的充分信任,我怎么能落井下石呢。何況,他講的那些故事情節曲折生動,我也聽得津津有味。 他向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叫德子的,和我一樣,也是68屆的知青。當年下鄉時,都是住在老鄉家里。遼西平原社員家的房子都是對面炕,社員住南面,知青住北面。說一千道一萬,這么一個住法,怎么也是不方便。但當時就這么一個條件,也是實在沒有辦法。德子住的這家有個叫娟子的姑娘。當年小我們3、4歲的樣子。在一間屋子住的時間長了,德子就看上了人家姑娘。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再說了,即使娟子一百個愿意,人家大人不同意怎么辦?還有,在農村搞對象,若是讓上級知道了,你還想不想回城?所以,德子不敢越雷池一步,但他并不死心。他天生的巧舌如簧,并許愿說,將來回城就把娟子帶回去,和她結婚。娟子被他的甜言蜜語所迷惑,竟然鉆進了他精心設計的圈套。在同學當中,德子的膽量真夠大的,竟把娟子的肚子搞大了。紙里包不住火,眼看著娟子的肚子一天天的鼓起來,在父母嚴厲的逼問下,娟子不得不吐露了實情。娟子的父母找到德子,此時,娟子的父母已經無計可施,便問德子怎么辦。德子無奈地說:“那就把娟子送我家里吧,讓我媽照料著,把孩子生出來。”無可奈何的父母只得依從了他。這件事兒,當年在大隊的社員和知青中,曾經引起了軒然大波。 就因為這件事兒,德子是最后一批返城的知青,在農村呆了近10年的時間,他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過,他還是大言不慚地說:“我拿青春賭明天。” 娟子在德子母親的精心照料下,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大小子,把德子一家樂得屁顛屁顛的。不過,德子他媽想到孩子的將來,還是憂心忡忡。因為,在當年這孩子沒戶口,屬于黑孩子。以后入托、上學,都是一件麻煩事兒。但他們已經顧不得那么多了,什么黑孩子、白孩子的,好歹也是一條生命,先養著,將來再說將來的。 娟子生完孩子,德子的家人幫著看著,什么事情也不讓她干,過著飯來張口衣來張手的日子。此時,娟子愈發顯現出少婦的那種成熟的美。人一閑著,就會想一些心猿意馬的事情。何況德子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回來。娟子,一個美麗的少婦,豈能甘心情愿地獨守空房。春心萌動的她,按耐不住青春的寂寞,早就想發泄自己的情緒,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就是在這個合適的時間節點,二黑闖入了她的生活。 娟子的美,在這個小地方是出了名的。一雙垂到腰際的長辮子油光錚亮,每當她扭動腰肢,都會來回擺動,像是春天柳條般的輕盈。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在長睫毛下忽閃忽閃的。不高不矮的個頭,細細的腰肢,高聳的乳房,在她的身上,到處散發著青春的氣息。但凡見過她的人,都會忍不住多看她兩眼。用現在的話說,那叫有很高的回頭率。 二黑和娟子也是偶然間認識的。 那時一個夏季的傍晚,耐不住寂寞的娟子在河邊散步。看到岸邊坐著一個人在吸煙。看那背影,好像是在思考著什么。正好娟子此時也想抽支煙,當她把煙卷叼在嘴里,一摸兜里沒帶火柴。于是,她走向前去說到:“大哥,借個火。”坐著岸邊的那個人轉過身來,看了她一眼,便掏出火柴遞給了她。此人正是二黑。房子蓋好了,對象也談了幾個,還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談著談著便不歡而散。想到這里,二黑心里很是郁悶,于是,到河邊散散心。他滿腹愁緒地剛坐下來抽只煙,就遇到娟子向她借火。最真實的“無巧不成書”。在這個當兒,他們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了合適的人。 當二黑第一眼看到娟子時,立馬有些眼暈,他沒想到能遇到這樣一個美人坯子。 娟子把火柴遞給二黑,說了一聲:“謝謝!”扭頭要走。其實,娟子憑她一個少婦的經歷,在第一時間看到二黑時,就感到二黑就對她產生了好感。她扭頭要走,不過是故弄玄虛,她是想看一看二黑有什么反映。她甩動著長長的辮子,扭動著豐滿的腰肢剛邁出兩步,就聽到二黑說:“美女,你真漂亮。” 二黑是何等人也,他一一眼就看出來娟子的心思。于是,才大膽地說了這么一句。 娟子就等著二黑這句話呢,聽他這么一說,心頭一陣狂喜。但她還是要保持一下自己的矜持,她不想讓二黑看出她是個沒有品位的女人。再者說,哪有三言兩語就讓人家看出自己的心思的,那樣是不是讓人感到自己有些輕佻呢?于是,她掐滅手中的香煙說道:“真的嗎?長這么大,我還第一次聽到別人說我漂亮。” “真的,我不是捧你嘮。能和你聊一會兒嗎?”二黑試探著問道。因為家庭條件不好,他心里有一種自卑感,怕別人瞧不起自己。尤其是娟子這樣的女人更是如此,這也是他小心翼翼試探著問娟子的原因所在。另一個原因,他知道,對娟子這樣的女人,不能操之過急。就像燉牛肉似的,得小火慢燉。 “聊一會兒唄,看你就是一個好人。”娟子說的是心里話。 二黑站起來,心里想,如果我要是采取一個大膽的動作,她會怎么樣呢?會拒絕還是會惱羞成怒呢?如果她拒絕或者是惱羞成怒,我的計劃就泡湯了。如果不拒絕,沒有惱羞成怒,那么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他一甩手,扔掉了手里的香煙,站起身來慢慢走到娟子面前。娟子的眼睛火辣辣地看著他,不知道他究竟想干什么。二黑從娟子的眼睛里看出了她所釋放出來的信號,他什么也沒說,一把摟住了娟子。娟子可能已經想到了二黑會采取這種舉動,她的身體像蛇似的在二黑的懷了扭動著。或許是許久沒有男人這樣摟過她了,荷爾蒙此刻在她的體內發生了強烈的化學反應,身子一陣陣的戰栗。二黑看到她這個樣子,知道自己的第一步計劃已經實現。他想自己的判定沒有錯,這種性饑渴的女人,肯定是好久沒有被男人愛撫了。他在一些小說里,看到過類似于娟子這樣的女人。 二黑并非情場上的老手,但他在骨子里就有一種天然的對女人的了解。此時,他有些心猿意馬了,一下子把娟子撲倒在草地上…… 娟子的臥房后窗,是一個僻靜的胡同。二黑經常在半夜時分,潛入她的閨房行茍且之事。當然,半開半掩的窗戶,是娟子特意為二黑安排的。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街坊鄰居的一些風言風語,還是吹進了德子他媽的耳朵里。她每天抱著孫子,走東家串西家的,從人門狐疑的目光和閃爍其詞的言語中,聽出了事情的所以然。但她又有什么辦法呢?兒子不在家,兒媳婦的風流韻事,豈是她一個老太婆能管得了的? 1979年,隨著知青的大批返城,德子終于乘坐最后一班車回到了家鄉。看到年邁的母親,如花似玉的媳婦和已經滿地跑的兒子,他真的是百感交集,不由得一陣黯然神傷。 丈夫的歸來,使娟子和二黑之間的關系,暫時停了下來。娟子不得不把心思用在孩子和丈夫的身上。至于婆婆,她想,有德子照顧,和自己關系不大。之所以這么想,是因為婆媳之間的關系并不怎么好。婆媳之間的矛盾自古有之,娟子和婆媳之間有些矛盾,也就在情有可原之中了。 德子被安排在一家街道辦的汽水廠工作。微薄的收入,勉強養家糊口。不過,他從人們異樣的目光中,知道娟子這么些年肯定閑不著。但是,總是有那種模模糊糊的感覺,像海市蜃樓般虛幻,抓不住什么真憑實據。 晚上,有時候睡不著覺,他會在昏暗的燈光下,仔細的端詳著妻子半裸著的軀體。成熟的少婦,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油亮的頭發披散開來,瀑布般的散落在枕上。橢圓形的臉蛋,大眼睛雙眼皮,齊刷刷珍珠般的牙齒。盡管身上的贅肉有些松懈,卻不失豐滿。回想著自己這么些年來,在農村的坎坷經歷,以及費盡心思把娟子弄到手的全過程,還有家里窘迫的生活狀況,不由得有些淚水漣漣。感到虧欠了妻兒。他躺下身去,雙手摟過妻子嬌軀,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德子的歸來,讓二黑一時百無聊賴,像是掉了魂兒似的。他回想著和娟子交往的那段美好時光,也想著讓他十分迷戀的娟子的軀體和她風情萬種的模樣。可眼下,這一切都煙消云散,和他毫無關系了。想到這里,他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娟子也偶爾會想起二黑,想著二黑壯碩的身板,想著二黑對她的那番情意,也想著二黑趴在她身上時,那種銷魂的感覺,那種感覺在德子身上從來沒有出現過。 想到這里,她的臉上泛起一片紅暈,覺得有點兒對不起德子。畢竟自己是他的妻子啊!想到這里,一種良知讓她感到一絲的羞愧。又一想,他這么些年不在家,讓我獨守空房。我還這么年輕,就是換了別人的妻子,就這么守活寡似的,誰能受得了?她不由得咬了一下牙齒:“德子,你他媽的在我們村,這么些年也老實不了。除了拈花惹草,還會干什么?”這種怨恨,讓她原諒了自己放蕩的行為,也為自己的開脫,找到了恰如其分的理由。 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涌澎湃,市場經濟如火如荼。一些中小企業在這種浪潮的沖擊下,紛紛下馬,倒閉。二黑、德子,都成了下崗工人。娟子不甘寂寞,南下深圳,在那里開了一爿店鋪,做起來建材生意。當時的深圳,基建工程如火如荼。娟子的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她不僅在深圳站穩了腳跟,也賺了第一桶金,成為當地一個響當當的老板娘。 此時的她,不僅更加風姿綽約,而且生意場上也是春風得意。離家久了,她會油然地想起德子、孩子,還有二黑。 德子下崗后,在一家店鋪打更,勉強維持一家的生活。而這幾年,他又迷上了賭博。娟子匯回來的錢,大部分被他輸掉了。老媽因為患了肺癌去世,兒子已經上了初中,據說學習成績還不錯。 二黑呢,下崗后在一家酒店當了一名廚師。這是連二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主要是想不到當年的愛好,現在還真的就派上了用場。 年近四旬的他,至今未娶。因為他的心里一直裝著娟子,讓他放心不下。他知道娟子早就去了深圳,聽說混得還不錯。他從心里佩服這個女人的眼光和膽識。 德子比二黑大個五、六歲的樣子,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一門心思地就想著打麻將,卻屢屢失手,總是輸多贏少。 娟子心里很清楚,自己寄給德子的生活費,遠遠不能滿足他賭博的需要。但家里還有孩子,不寄他錢,孩子怎么辦?所以,他明明知道德子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還是無奈地每個月照寄不誤。德子也看明白了,不管自己怎么輸,娟子看在孩子的面子也不敢不寄。有了這張底牌,他是每天晝伏夜出,像夜貓子似的,賭癮越來越大,輸的也越來越慘,他經常埋怨自己的點兒背,手臭。 轉過年來,德子已經欠了一屁股外債。娟子是不可能為他還賭債的,只是正常寄給他一些生活費。這讓德子的賭資越欠越多,這讓他傷透了腦筋。 這天夜里,打完麻將之后,他在一家小酒館喝了不少的酒,暈乎乎地往家走。他邊走邊想,怎么能弄些錢早點兒把賭債還上呢。他搖搖晃晃地走在大街上,可能是酒精發生了作用。他醉意朦朧,眼睛有些睜不開。此時,一輛疾駛而來的轎車,一下子把他撞倒在地上。 娟子是在殯儀館見到德子的。 原來,德子被撞倒之后,被緊急送往醫院。但為時已晚,因傷事過重,還是不治身亡。事故鑒定的報告上說,因德子走在快車道上,且因飲酒過量被撞身亡,負80%責任。司機負20%責任。 娟子心情很悲痛,不管德子這么些年做了什么,畢竟夫妻一場。過去,因為生活困難,一家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德子不好好過日子,卻染上了賭癮,這只能怪他自作自受。可一個大活人,突然間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娟子還是覺得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二黑因為和娟子的那層關系,也參加了德子的告別儀式。其實,他真想見到的還是娟子。這幾年,也不知道她有沒有什么變化。他其實早就知道德子好賭博,并且輸得很慘。心想,娟子也是,明知道自己的老爺們好賭博,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為什么還總是寄錢給他。他不知道娟子心里的苦衷,她又能跟誰說去? 二黑是看德子經常從銀行取錢出來,才感覺到娟子給他寄錢的事兒的。看著德子一邊走,一邊數錢的熊樣,估摸著又是娟子給他寄錢來了。這個敗家的老爺們也真好意思,老娘們在外面辛辛苦苦的賺錢,他卻把錢都輸在了賭桌上。天下還有這樣不知廉恥的人嗎?他在為娟子鳴不平。 娟子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在二黑看來,她變得似乎更加漂亮了。雖然此時的她身穿素服,卻掩飾不住她愈加豐滿的身體。眼神流光溢彩,緊身衣包裹著幾乎能撐破上衣的胸部。走起路了,不亞于專業模特的風姿。二黑癡迷地看著她,不僅又想起了他和娟子在一起時的那段時光。 娟子端著酒杯,已經走到了二黑這張酒桌。其實,她早就看到二黑了。只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果直奔二黑而去,她怕引來人們狐疑的目光,也會使二黑感到難堪。這么些年來,在職場上她已經見多識廣,絕不會在這種場合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她是按答謝酒桌的順序,名正言順,光明正大地走到二黑這張酒桌的。她輪番給來賓們敬酒,感謝他們給自己捧場。輪到二黑時,她故意顯得有些驚訝地問道:“你也來了,謝謝你!”她裝做漫不經心的樣子,打量了二黑一眼,還是她心目中的那個憨厚模樣,只是胡子該刮了而沒有刮,顯得有些老氣。 “結婚了嗎?”娟子笑盈盈地問道。 “連對象都沒有,跟誰結婚啊!”二黑自我解嘲似的,又不無揶揄地答道。 “你還那么漂亮。” “是嗎?我已經人老珠黃了。” 不過,她對二黑的夸獎還是挺感動的,有一種溫暖在心頭。 “二黑,來,我敬你一邊杯,干了。”娟子一仰脖子,把半杯白酒喝了下去。 二黑也舉起酒杯,毫不含糊地也喝了下去。娟子和二黑,已經注意到了周圍的人們投來的異樣的目光。但他們倆已經無暇顧及別人的眼光,因為他們并沒有什么過格的舉止。異樣的目光,只是一種漫無目的的猜測和懷疑,并不能證明什么。 娟子發現二黑的眼圈有些發紅,這讓她的心里感到一絲的震顫。不過,她已經想象到了二黑的心思。或許,這就叫“心有靈犀一點通”吧。 娟子處理完德子的喪事,領著兒子飛回了深圳。 后來,我到老黑家去了一趟。聽他說,二黑后來也去了深圳,并且和娟子辦理了結婚手續。聽到這個消息不僅令我唏噓一番。感嘆德子的悲慘結局,也感嘆二黑和娟子一波三折的感情故事。雖然二黑和娟子的結合,有些不太光彩的成分,但終歸走到了一起,這也許是一種前世修來的緣分吧。至今我也想不明白娟子為什么不顧二黑窘迫的家庭條件,非要和他結合在一起。能說明娟子是性情中人嗎?我看未必。我倒是覺得還是順其自然的為好,就不要深究為什么了。因為,已經沒有了實質性的意義。 老黑說“娟子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好好照顧年邁的的母親。替二黑多盡一份孝心。” 人的一生有許多的不如意,生命旅程中,也有許多的坎坷和波折。寫著二黑的故事,心里真的是五味雜陳。真的想有機會能再見見二黑和娟子,不知道她們現在還好嗎?在這里,只能衷心祝福他們,還有那些和二黑、娟子有著同樣命運的人們,幸福平安! 作者簡介:雷慶林撫順市作家協會會員 +10我喜歡
林茜欣的部落格陳宛臻的推薦評比清單48485林心怡的推薦評比清單21661林淑芬的評價心得58798
李珮君的推薦評比好物36823 魏怡伶momo會員專屬優惠 遇見不求初見,淡然才可遠行 (2)58472陳允芸的購物開箱清單88911 曾志佳的優質好物推薦 時間,總是把對你最好的人,留到最后 (2)39286柳芝紫推薦評比新聞19176 崔嬌惠的優質產品推薦81470 偶然翻到,四年前畢業季的信 (2) (3)